彭佳华,中共预备党员,百色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副部长、急救医学中心主任、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作为一名临床科技工作者,他十余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在奋战在临床科技工作一线。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开展工作。在进行科室管理的同时仍然兼着普通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角色,亲力亲为救治患者。在工作中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无论在医学科研一线,还是临床救治一线,他都在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脚踏实地,努力钻研业务。从2008年攻读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开始,彭佳华就开始从一名普通医生向科研型的医务工作者转变。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努力学习各项科研知识,在研究生期间就帮助导师完成了一项省级课题。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是导师所有毕业生中极少数以发表中文核心论文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回到百色市人民医院工作后,彭佳华仍坚持最基本的科研工作,从零开始,扎扎实实的从最基本的临床研究做起。2013年就获得了百色市科委的课题一项,并于2015年全部完成,该课题发表了中文核心论文2篇,并且通过该课题的开展,改善了工作流程和促进了临床工作质量,实现了从科研到生产力的转变。然而彭佳华仍未停下默默进取的脚步,在科研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此后,他的两个临床课题项目又接连申请并获得市科委的立项和社会基金项目的支持。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发表中华核心论文两篇,以优秀的成绩结题。用彭佳华的话说:“科研之路是慢慢积累之路,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假,必须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比起那些每年都拿国家自然基金的大咖,我现在做的当然并不起眼,但我坚信我一直努力下去,终有一天也会拿到”。
医者仁心,无怨无悔。2020年1月23日,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了百色城区第1例新冠肺炎患者,彭佳华就主动向医院请愿冲锋在前,进入隔离病区参与一线防控救治工作,不论生死,不计报酬。但由于他身兼多职,工作繁忙,没有立即获得批准。早在2016年至2017年,禽流感暴发时,彭佳华就曾参与前线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令他坚定信心投入到新冠肺炎战“疫”中。
经过多次请愿,医院结合实际,综合考虑,认为彭佳华有着丰富的危重症急救经验,在监护病人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调整救治方案,在关键时刻,可以运用其本人有过ECMO体外膜肺设备抢救的经历,对病人进行抢救,便同意了彭佳华上一线的请求。他也如愿加入新冠肺炎救治组并成为第一梯队队员。在一线感染病房做一线医生的工作,全然褪去了医务部副部长、科主任的外衣和光环,披上了他最熟悉的战袍,变成一名普通一线医生每天认真的查房,治疗,开医嘱,写病历。从进入隔离病房起,彭佳华没回过一天家。上有老,下有小,彭佳华也想家,但他从未主动打电话回家,因为他怕对家的思念分散工作精力,也避免给家里增添不必要的担心。
经过彭佳华及救治团队的不懈努力,2月18日,百色城区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经过百色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复核,达到出院标准,痊愈出院。近20天的救治工作完成后,彭佳华从隔离病房里安全出来。但他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再次请战,报名参加了驰援湖北医疗队。2月19日,安顿好家人后,彭佳华和队员们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出发之前,他留下一句话:“这是一场硬仗,病毒不退,我不退!”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不畏艰险,冲在一线?彭佳华说:“我是医生,同时像爱自己母亲一样爱着我们国家,看着自己的祖国母亲生病了,每个做儿子的当然都不会置身事外。”
在武汉,彭佳华主动承担起广西医疗队的医务协调工作,负责对接武汉中心医院医务处,承担了广西驰援湖北武汉第六批支援队整个医务联络及培训工作。医疗团队到场之初,未知的工作环境,未知的工作流程给整个医疗团队带来困惑。彭佳华主动利用自己在原单位任职医务部副部长的一些工作经验,承担起团队的医务工作,短期内与武汉中心医院医务处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组织编写了和制定了工作流程。组织了分组式的业务运作模式,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承担起业务主任的角色去为大家解决出现的难题。业余时间,彭佳华仍然在一遍遍地审视病人的资料,经常像个管家一样絮絮叨叨地在群里叮嘱战友们注意这儿注意那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什么主任,需要管些什么事儿,单纯是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团队做些什么”。
同时,彭佳华也和大家一样,做着一名普通医生的工作,排一线班。每次要进入感染病区,彭佳华都主动的把最危险的工作担下来,换上防护服,查房,与病人交流,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彭佳华说:“医生轻轻的一句问候和鼓励,都能让病人两眼含泪的致谢,我们呆在他们身边多一分钟,就能让他们多一分钟的安心。”
三月,正是武汉樱花盛开的季节,往年的这个时候,武汉早已游人如织。而今,疫情下的武汉,唯有樱花独自盛开。彭佳华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祖国很快就能用一场胜利,去迎接春暖花开。